详细内容
(1)这是尽快逃脱的关键。
如果公共汽车着火了,请在逃跑时保持头脑凉爽。找到短的路径,例如门或窗户,找到路径并尽快离开汽车。在相对较小的封闭空间(例如浴室)中,燃烧海绵垫会产生大量烟雾,如果您无法迅速逃脱,则会引起烟雾或燃烧。除了尽快逃离封闭的汽车外,乘客还应使用灭火器尽快灭火。
(2)当门无法打开时寻找紧急开关。
当大火爆发时,无法控制的人群本能地试图冲向门。大多数公交车具有“内置门”,这意味着门向内打开,可防止赶到门的乘客打开门并影响逃生速度。因此,一旦您上了公交车,请勿推动他人或试图通过推动他人逃生,除非您只能打开逃生路线。
如果火焰破坏了电气控制系统,则门不会打开。公共汽车的前后门都有紧急开关。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红色旋转阀。此时,如果电气控制失败,则乘客可以自己转动按钮以关闭控制门的气压并打开门。如果您不关闭气压,则门会因人为力量而打开。切断气压后,您可以轻松打开门。开门后,如果大火阻挡了门,您可以立即用衣服遮住脸并弹出。
(3)窗户逃脱,用锤
汽车燃烧后,重要的逃生路线是门和窗户,尤其是窗户,必须正确使用。普通巴士的大部分窗户都可以打开。万一发生火灾,您可以立即打开窗户逃生。
对于装有密封玻璃的空调汽车,它是一个封闭的车厢。窗户是高强度双层钢化玻璃。没有工具很难打破。使用特殊的锤。空调逃生锤通常位于汽车左右两边的窗户之间,每辆汽车都配备有四个锤。在紧急情况下,请使用锤的一端碰到玻璃边缘的中心和四个角,尤其是玻璃的顶部边缘。这与在火车上使用锤是一致的。
如果您的车内没有锤或锤,请使用坚硬的物体(例如钥匙或高跟鞋)推动车窗玻璃。此外,乘客可以将手和肘部包裹在衣服上,然后撞到玻璃的角落。破裂后,您可以推动座椅的后部,并用脚跟推动玻璃窗以打碎窗户。从汽车中逃脱后,在路边寻找诸如砖块和石头之类的坚硬物体,并打破玻璃窗,以帮助困在汽车中的乘客逃脱危险。
(4)使用紧急逃生逃生
车厢顶部还有两个紧急逃生出口,但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通风口。如果汽车翻滚,只会挡住车门,被困的乘客将车顶紧急出口。重要的是要注意,如果汽车没有翻身并且乘客选择从此处逃生,那不是明智的选择。一方面,它需要足够的力量来攀登;另一方面,火烟上升和上升,不利于逃逸。
疏散要求
疏散设施是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财产的有效措施,主要指建筑物的对外出口、疏散走道、疏散楼梯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的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。疏散的基本要求有:
1、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,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时,可设置1个疏散出口。为了防止人员拥挤,出口要分散布置,相邻2个出口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
2、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物超过3层或设置在地下一层时,疏散楼梯要采用封闭楼梯间形式。地下室、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,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,在首层要采用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、直通室外并设置明显标志,在隔墙上开设的门要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。
3、出口、疏散楼梯、走道的宽度要保证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场所容留人员。
4、出口要保持畅通,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、台阶,疏散门应向外开启,不得采用卷帘门、转门、吊门和侧拉门,门口不得设置门窗、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。
建筑消防设施、器材的设置
1、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场所: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单层、多层建筑,建筑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立方米的,或超过800个座位的剧院、电影院,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、体育馆;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;设置在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下人防工程内的。
2、警报装置的设置: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,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,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,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、音响消除,播送火灾警报,引导人们疏散。
3、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:设置在地下、半地下的,或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。
4、应设置防烟、排烟设施的场所:设置在地下、半地下的,或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。
水火不容,很多人一旦遇到火情就想用水扑灭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、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正懋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燃烧需要三个要素:可燃物、达到温度和氧气充足,缺一不可。用水喷洒燃烧物有利于降温、隔绝氧气,所以对大多数燃烧都有阻止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遇到以下3种火情千万别用水浇。
1.油锅起火。周正懋指出,酒精、汽油、食用油、油性油漆、香蕉水等都是有机溶剂或内含有机溶剂,一旦燃烧,不能用水浇。因为这些溶剂的比重小于水,浇水后,水不能将其覆盖,而是迅速“跑”到它们的下面,起不到隔绝氧气的作用。浇水还会增大有机溶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让火烧得更旺。高温下,水会迅速沸腾、汽化,甚至会把燃烧的有机溶剂溅到四周。
发生有机溶剂燃烧事故时,如燃烧剧烈且迅速,呈爆燃形式,紧急逃离,不要试图灭火,以免;如火情不大,于局部区域,用泡沫灭火器浇盖,起到有效阻燃作用。实在没有专业灭火设备,可用大棉手套和厚棉被代替。
“在新加坡,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备一副大棉手套,这种手套一般经过阻燃处理,家里一旦发生火情就很实用,”周正懋举例说,如油锅起火,可戴上棉手套迅速关掉燃气,并马上盖上锅盖。当锅内氧气燃烧殆尽,火就会熄灭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购买具有阻燃作用的大棉手套,并且要足够大、足够厚,能覆盖整个手部和腕部。
除了大棉手套,棉被也是灭火利器。如火情不是很大,拿个棉被往上一铺就行。值得提醒的是,棉被不能马上掀开,以免余火遇到氧气再次燃烧。
2.电器起火。由于超期服役、使用不当等问题,老旧电器容易短路、燃烧,这时千万别用水灭火。因为电器连着电源,水能导电,可能导致意外触电。另外,老旧电器被水浇后,可能由于温度突降而爆炸。因此,周正懋提醒,遇到电器起火,应时间切断电源,若电器周边有火,不方便靠近,就要切断电箱总闸再灭火。目前,发达国家正在推广防触电电线,即便处于通电状态,也不怕水浇而导电。随着科技发展,防火设备和材料会越来越多,建议消费者及时更换升级。
3.特殊场合起火。存放钾、钠、镁、铝粉、电石、生石灰、过氧化钠等化学物品,以及硫酸、盐酸等强酸的场合,一旦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浇灭。究其原因,周正懋告诉记者,这些物质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,一方面可能产生大量热能,促使火势烧得更大;另一方面,可能生成可燃气体,增加爆炸风险。强酸本身不会燃烧,但遇水会迅速向四周外溅,腐蚀周边环境和救援人员。因此,遇到这种情况时,谨慎选择灭火材料,先把外面的火灭掉,再排查内部情况,并在低温下将这些危险物质运走。